beplay官网体育客服

唐肃宗那么爱张皇后,为何不立她的儿子,却立庶子李豫为太子?
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2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85

当年762年,唐肃宗皇帝病得不轻,太子李豫(也就是《大唐荣耀》里的男主角李俶)收到了一道命令,说是让他进宫去照顾病重的父皇。

李辅国和程元振觉得情况不对,赶紧挡住了太子,接着他们派禁军保护太子,自己则带着军队直冲皇宫。

原来,那封假诏书是唐肃宗的皇后搞的鬼,她打算引诱太子进宫后将其害死,好让自己支持的皇子继位。

不过张皇后想抢皇位的计划太明显了,这让太子身边的人开始提防。李辅国和程元振闯进宫里,把张皇后抓了起来,结果唐肃宗吓得突然就没了。

太子李豫顺利登基,也就是唐代宗。

他能够当上皇帝,那真是不简单。张皇后可是唐肃宗最宠爱的女人,两人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刻,还有个嫡出的儿子。相比之下,太子李豫只是个庶出之子。

唐肃宗曾打算废除李豫的太子之位,打算让张皇后所生的亲儿子继位为太子。

那李豫是怎么保住太子位的呢?按说古代都是让嫡长子来继承,可李豫只是个庶出儿子,他怎么就能在嫡子前面呢?

01、张皇后是怎么和唐肃宗共患难的

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时,张氏只是个良娣,而他的正室太子妃是京兆韦氏出身,大家都叫她韦妃。

太子李亨外出游玩时偶遇了韦妃的哥哥韦坚,之后韦坚还特地去拜访了来京的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。

消息传到唐玄宗耳中,却变了调,他开始怀疑太子李亨通过他的大舅子韦坚和皇甫惟明联手,或许在背后有所不轨的打算。

太子李亨吓得赶紧向唐玄宗上奏,说他和韦妃关系不好,请求和韦妃离婚,想借此摆脱这档子事。

李亨把韦妃打发去做尼姑后,就不再娶太子妃了,转而独宠张良娣,也就是后来的张皇后。

据史书所说,张良娣那可是绝世佳人,又聪明机灵,特别会讨李豫喜欢。在李豫被唐玄宗打压得艰难时期,张良娣一直陪在他身边,用她的温柔和理解给他心灵上的慰藉,帮他一起度过了那些难关。

安史之乱一爆发,怀了孕的张良娣就跟着李亨一起逃难。后来马嵬坡一闹,她劝李亨别再跟着唐玄宗去四川,得留在中原找机会恢复国家。

李亨和唐玄宗分道扬镳后,他往北去了灵武,打算集结兵力来对抗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。

张良娣怀胎挺肚,每次留宿都主动站在李亨前面。李亨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,便劝她说:“对抗敌人,这不是女人该做的事,你就别总这么冲在最前面了。”

张良娣说:“太子这回出来挺急的,身边护卫也不多。我在这儿帮你挡着,要是出了什么事,也能给你争取点逃跑的时间。”

李亨被深深感动,心里暗暗发誓,等安全了绝不能对这个坚强的姑娘有亏待。

李亨跋山涉水,终于抵达了灵武,结果刚到那,张良娣就给他生了个二胎,取名李侗。

据史书记载,张良娣的儿子是在灵武出生的,即便如此,她仍旧把李亨称呼为“太子”。

而李亨到了灵武没几天,就登基为帝了。看得出,张良娣挺着快生产的肚子,一直跟着李亨四处奔波。

即便是在生产期间,她心中也牵挂着李亨的战事。孩子刚出生三天,她就挣扎着站起来,为士兵们赶制衣服,既想提振士气,又想为后勤增加物资。

02、唐肃宗有多爱张皇后

李亨一到灵武,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推举,成功登基,成为了唐肃宗。

不过,唐肃宗没经过唐玄宗同意就自己当上了皇帝。他即位后赶紧让人给唐玄宗送信,唐玄宗也明白形势,就给了他传位诏书,但这样一来,他的皇帝之位就显得不那么合法了。

因此,他并没有急着封赏后宫或立太子,这样做是为了表达对唐玄宗的敬意,并且他承诺,所有这些事宜都会在唐玄宗回来之后才来安排。

所以,他也没让张良娣这个陪他共过难关的老婆受委屈,直接给她封了淑妃,给她安了个体面的位子。

经过三年努力,唐军成功夺回了两京,唐肃宗把已经退位的唐玄宗接回长安,并最终让张氏成为了皇后,同时这个时期也册封了新太子。

然而,张皇后现在的性格跟以前那个温柔贤淑的样子大不一样了。

她越爬越高,成了唐肃宗的独宠,儿子也慢慢长大,她开始野心勃勃了。

唐肃宗的太子人选不是张皇后的亲儿子,而是他庶出的长子李豫,这位就是电视剧《大唐荣耀》中那位男主角李俶的原型。

张皇后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继位,成为大唐的新皇帝。

马嵬坡事件后,唐肃宗的三儿子李倓在军事上表现更胜一筹,这让唐肃宗左右为难,不知道到底该把兵权交给谁。

张皇后总在唐肃宗和李倓之间挑拨离间,常对皇帝讲李倓有篡位野心,想要取代他大哥的位置。

大唐就曾出现过弟弟比哥哥能干的情况,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,他们不仅能力强过哥哥,还都成功取代哥哥成了皇帝,结果老爹只好被迫当起了太上皇。

唐肃宗看李倓的军事才能挺厉害的,所以挺小心谨慎的。张皇后要是说李倓的不是,肃宗就直接信了。

李倓个性直爽,不愿与哥哥李豫起冲突,而且对张皇后的行为也颇有微词,所以常常在唐肃宗面前反驳她。

唐肃宗一怒之下,一杯毒酒,赐死了李倓。之后,他不止一次地流露出了对当初轻易处死儿子的懊悔,可他依旧坚持,李倓确实是犯了罪,而张皇后的指控是对的。

在搞定了李倓之后,张皇后把目光转向了唐肃宗的大儿子李豫。

李豫在外带兵打仗,得知弟弟李倓去世的消息后,心情极度悲痛,但他既不敢流露对唐肃宗的不满,更不敢公开反抗。

张皇后一直守护着唐肃宗,差点就把李豫给害了,可就在千钧一发之际,她的大儿子李佋却因病早早地离开了人世。

据史书所述,张皇后在唐肃宗那里独得宠爱,因此她的大儿子李佋也成了唐肃宗最宝贝的孩子,常常被提到作为储君的候选人。

要不是李佋早早去世,唐肃宗可能就会不考虑太多,直接把李佋立为皇太子了。李佋不幸早逝,唐肃宗悲痛万分,于是将他追封为太子。

后来张皇后回长安后,跟宦官李辅国搭上线,俩人一起掌控了宫里的权力,唐肃宗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。

张皇后对唐玄宗在花萼相依楼逍遥自在的生活不满,干脆把他打发到了西宫那荒凉的地方,唐肃宗因为害怕张皇后,连句话都不敢在西宫说,完全被她管束着。

这么说吧,这事儿可能也是唐肃宗愿意看到的,张皇后不过是出来帮他说说反话而已。

03、唐肃宗为什么不立张皇后的嫡子为太子

唐肃宗对张皇后宠爱有加,但在选立储君这件事上,并没有按张皇后的意愿来办。

张皇后有两个亲生的儿子,尽管大儿子李佋早逝,但二儿子还健在。然而,唐肃宗并没有将张皇后的儿子立为太子,反而选择了庶出的李豫,也就是后来的唐代宗。

这是为什么呢?

唐肃宗在位期间,面临的局势非常复杂。他在安史之乱后即位,但这场乱局直到他驾崩都没停歇,整整7年。就算乱局能结束,那后头的藩镇混战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。

他留给儿子的,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天下。这时候,大唐要是有一个既成年又厉害的接班人,那可真是关键中的关键。

张皇后的嫡子年纪都还很小,尤其是小儿子,安史之乱后出生,唐肃宗去世时才7岁,而大儿子虽然大两岁,但也很小就去世了。

这时候,不管是按规矩传给大儿子,还是坚持要真爱至上,都得先放一边。立有能力的继承人,才是当务之急。

哪怕情况再危急,国家都指着太子撑场面,唐肃宗还是想过让张皇后的儿子当太子,这分明就是真爱啊。

他心里想的是张皇后的大儿子李佋,据说李佋不止一次让李豫的地位受到威胁。

要不是李佋早早去世,唐肃宗说不定真会在国家危难时做出废除长子立次子的举动。

李佋一死,张皇后的儿子李侗在争储上的机会就更少了。

毕竟,李侗年纪轻轻,还像个大宝宝。这么个小家伙,在和平年代当皇帝都让人怀疑,更别提安史之乱这样的乱世了。

当时唐肃宗还在犹豫不决,他的大儿子李豫却在战场上拼死拼搏,带领军队拿回了长安和洛阳,打了很多大胜仗,名气也因此大增。

张皇后最终也打消了为儿子争皇位的念头,转而支持李豫的弟弟,也就是唐肃宗的第二个儿子李系。

她心想,李系的功劳和名气比不上李豫,不过俩人年纪也相仿,没年龄差这一说,而且有她这个力挺的皇后在,李系争太子位的希望还是挺大的。

李系即位后,作为有助他登基的太后,她还是能继续掌权。结果李豫还有周围的人看穿了她的诡计,反而把她给收拾了,就算唐肃宗,在这场动乱中也吓得一命呜呼了。

不得不说,尽管唐肃宗做了一些不太明智的事情,但他最终还是没舍得废除李豫,也没打算让张皇后的儿子继位,这算是个明智的决定吧。